奔腾d双核--奔腾d双核处理器是什么时候出来的

奔腾D双核处理器:开创双核时代的先锋

在IT数码科技产品日新月异的今天,每一款处理器的诞生都标志着技术的一次飞跃。其中,奔腾D双核处理器作为英特尔公司推出的一款里程碑式产品,不仅引领了双核处理器的浪潮,更在性能上实现了质的飞跃。那么,这款备受瞩目的奔腾D双核处理器究竟是什么时候问世的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奔腾D双核处理器的诞生背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对处理器性能的需求日益提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英特尔公司开始着手研发双核处理器技术。在这一背景下,奔腾D双核处理器应运而生。作为英特尔双核心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奔腾D处理器与Intel 945系列高速芯片组一同发布,标志着英特尔正式迈入双核时代。

奔腾D双核处理器的代号为Smithfield,这一名称不仅体现了英特尔对这款产品的期望,更预示着它将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性能体验。在2005年5月26日,英特尔正式对外发布了奔腾D双核处理器,这一时间点早于AMD的双核心Athlon 64 X2处理器,从而在市场上抢占了先机。

二、奔腾D双核处理器的技术特点

奔腾D双核处理器采用90纳米生产工艺,拥有两个独立的Prescott核心。每个核心都配备了1MB的L2缓存及执行单元,使得整体缓存容量达到2MB。这一设计不仅提高了处理器的运算效率,更在多任务处理方面展现出了卓越的性能。

然而,奔腾D双核处理器的双核心构架更像是一个双CPU平台。两个核心之间通过处理器外部的MCH(北桥)芯片进行协调工作,以确保两个二级缓存中的信息完全一致。尽管这一设计在技术上实现了突破,但也带来了一定的数据延迟问题,影响了处理器整体性能的发挥。

值得注意的是,奔腾D处理器并不支持Hyper-Threading(超线程)技术。这一决定旨在减少双核心架构的复杂性,从而确保处理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尽管如此,奔腾D处理器仍然支持EM64T技术和XD bit安全技术,为用户提供了更加安全、高效的计算环境。

三、奔腾D双核处理器的市场影响

奔腾D双核处理器的问世,不仅标志着英特尔在双核处理器领域的领先地位,更对整个计算机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双核处理器的普及,用户在处理多任务、运行大型软件时获得了更加流畅的体验。

同时,奔腾D双核处理器的推出也促进了计算机硬件产业链的升级和发展。为了支持这款处理器,英特尔推出了全新的945/955芯片组,为用户提供了更加稳定、高效的计算平台。此外,随着双核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应用,计算机厂商也开始纷纷推出基于双核处理器的产品,从而推动了整个行业的进步。

四、结语

回望过去,奔腾D双核处理器的问世无疑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英特尔双核处理器家族的佼佼者,它在性能、稳定性和安全性方面都展现出了卓越的表现。虽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奔腾D双核处理器已经逐渐被更加先进的产品所取代,但它在历史上留下的印记却是永恒的。

如今,当我们站在新的技术起点上回望过去时,不禁要为那些曾经引领潮流的先驱们致敬。正是有了他们的努力和付出,才有了我们今天如此丰富多彩的数字世界。而奔腾D双核处理器,无疑是我们这个时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英特尔pentium奔腾d3.00ghz双核是哪年的

1999年2月26日。

Pentium III是英特尔的x86(更准确地说是i686)架构之微处理器,于1999年2月26日推出。刚推出的版本与早期的Pentium II非常相似,最值得注意的不同是SSE指令的扩充,以及在每个芯片制造的过程加入了有争议的序号。与Pentium II相同,也有低阶的Celeron版本和高阶的Xeon版本。Pentium III最后被Pentium 4所取代,Pentium III的改进设计就是现在的Pentium M。

英特尔公司是一家设计和生产半导体的科技企业,于1968年在美国加州联合创立。英特尔于1971年推出全球第一个微处理器4004,而后英特尔8088处理器成就了世界上第一台个人计算设备。

世界上第一颗双核处理器是哪颗?(不是说手机CPU)

05年4月,Intel推出第一款双核处理器inel 奔腾D,又被人称为胶水双核

英特尔双核处理器的历史知识

对于CPU的巨头英特尔,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英特尔双核处理器的历史知识吧,欢迎大家参考和学习。

毫无疑问,处理器市场上英特尔的“双核”处理器越来越热,其实双核并不是由英特尔首创。早在2001年,在服务器领域,IBM就推出了在一个处理器上集成两个运算核心,从而提高计算能力的POWER4处理器;随后Sun和惠普都先后推出了基于双核架构的UltraSPARC以及PA-RISC 芯片。

英特尔的第一颗双核: 2005年4月18日,英特尔历史上第一颗双核心处理器奔腾至尊版840以及配套的Intel 955X芯片组,英特尔将这款处理器定位于高端娱乐应用,针对的是愿意花费大笔金钱的游戏玩家。

Intel 奔腾 EE 840 3.2GHz

Intel 奔腾 EE 840 3.2GHz

英特尔超线程(HT)技术能够使一枚处理器发挥两枚逻辑处理器的作用。因此当与该技术结合使用时,英特尔奔腾处理器至尊版840可通过充分利用以前可能会被闲置的资源,同时处理四个软件线程。

英特尔第一款双核处理器主频为3.2GHz,前端总线频率为800MHz,2M二级高速缓存(每个内核1MB),支持英特尔EM64T(64位扩展技术)。CPU die尺寸约206平方毫米,共集成了2.3亿枚晶体管,采用90nm工艺制造。

最普遍的英特尔双核处理器:

目前市场上最为普遍的当数2005年7月12日发布的奔腾D 820双核处理器,戴尔最廉价服务器促销时2999元的PowerEdge SC430也是采用这款处理器,这也是英特尔第二款双核心处理器。该芯片之前的研发代号为"Smithfield",单一处理器中具有两个奔腾四处理核心。自2004年中开始,Intel上下总动员推广这种在同一硅晶圆内集成两个或两个处理器核心的技术。Intel的数字企业部副总裁Stephen Smith表示,使用这种芯片的PC或者服务器可以在同一时间内执行两组指令,这对未来数字家庭和数字办公室中所用的个人电脑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过程中需要同时运行例如病毒扫描、视频编辑和流媒体播放等多种任务。

Intel 奔腾D 820 2.8GHz

推出的目的是配合E7230芯片组,抢占入门级服务器市场。

第一款双核至强DP处理器:

2005年10月11日,英特尔公司宣布,将发运其首款面向入门级双路服务器的双核、超线程英特尔至强处理器。这款全新的处理器将可以帮助提高多线程服务器应用的性能并缩短响应时间。

英特尔Paxville至强处理器

这款处理器就是研发代号“Paxville”的至强处理器,这款全新双核至强处理器拥有2.80 GHz的运行和800 MHz系统总线,每个内核独享2 MB二级高速缓存。由于每个内核都配置了高速缓存,所以系统总线上的数据量将大为减少,并使每个内核都可以更快地存取数据。此外,它还采用了英特尔64位内存扩展技术、超线程(HT)技术、英特尔病毒防护技术、按需配电等。基于这些处理器的服务器非常适合用于诸如网络服务器、基础设施和电子邮件等应用。 第一款双核至强MP处理器:

2005年11月2日,双内核英特尔至强处理器7000系列(原代号 “Paxville MP”)发布,其主频为 3.0 GHz,并带有 667 MHz 双独立系统总线。该全新处理器将适用于采用英特尔 E8500 芯片组的现有平台,此芯片组专为双内核而设计。

这也是第一款硬件支持虚拟化的英特尔处理器。

英特尔至强处理器7000系列

英特尔宣称,随着至强7000系列的发布,在 TPC-C 最新公布的性能指标评测中,采用此全新处理器的四路服务器的性能测试结果2再创新纪录。

注:TPC-C 可模拟整个计算环境,其中一组用户可利用数据库开展交易,并测量服务器可执行的完整业务操作数量。

第一款65nm双核至强处理器:

2006年3月,英特尔低调推出了研发代号为Dempsey的至强5000系列双核处理器,这是英特尔第一款采用65nm工艺制造的至强处理器,除了制造工艺外,与之前的至强处理器相比主要有以下两点不同。

采用1066MHz前端总线,是先进的Bensley平台支持的第一款处理器。这也是由于性能有赖于频率,功耗过高、散热困难的NetBurst架构的终结产品。

英特尔至强5060处理器

英特尔至强5060处理器

尽管采用了最先进的65纳米工艺进行制造,但是顶级的3.73GHz、前端总线1066MHz高性能版本的Dempsey功耗仍高达130W,仅次于采用第一款采用双核的Paxville至强处理器的135W。采用双核心、65nm工艺、每个核心拥有2MB独立二级缓存的Dempsey,基本上可以看做可以双路运行的Presler核心的Pentium D。 第一款酷睿架构的双核至强处理器:

2006年6月27日,英特尔在北京发不了基于酷睿微体系架构的至强5100系列双核处理器。

至强5100系列双核处理器的研发代号是“Woodcrest”,是英特尔推出的革命性的“酷睿(Core)”微体系架构的第一款处理器,甚至早于桌面级的“扣肉(Conroe)”。当然,这种“早产”与竞争对手的皓龙处理器不无关系。

由于架构的全面升级,至强5100不再以高频率引领性能,即使是最高等级的至强5180的频率也只有3.0GHz,但是性能却可以让英特尔重新开始当一个领跑者。

英特尔至强5160处理器-工程样板

与至强5000系列相同65nm制造工艺、双独立总线,但是采用了两个可以共享的4MB缓存,以及高达1333MHz的前端总线,当然还有“酷睿”微体系架构的5大法宝:宽位动态执行、智能功率特性 、先进缓存管理、智能内存访问还有高级数字媒体增强 。

英特尔至强5160处理器-工程样板

在英特尔着重强调的能耗比方面,至强5100系列功劳也不少,主流的处理器功耗仅65W,最低的Xeon5100 LV低功耗版仅40W。

第一款双核安腾处理器:

2006年7月26日,之前研发代号为“Montecito”的安腾处理器,以英特尔安腾2处理器9000系列正式命名首发。这是安腾处理器中首个在单一封装Die上面具备可并行执行双线程的内核和缓存级别的处理器。它集成了17.2亿个晶体管和 其它 服务器相关技术,包括虚拟化支持,耗电量只有100瓦。

英特尔安腾2处理器

根据英特尔提供的数据,安腾2处理器9000系列性能是上一代产品的2倍,同时借助90nm制造工艺,功耗比上一代下降20%,整体性能功耗比达到2.5倍。

英特尔提供的数据还显示,有24MB的三级缓存、533MHz前端总线频率的帮助,在于竞争对手的对比测试中,英特尔安腾2处理器9000系列显示出强大的性能。